整个正月可能是中国传统风俗习惯,最多的一个月了吧。一年伊始,讲究自然是必不可少,那样,正月初十有什么风俗?即使这天年味已经慢慢淡去了,讲究可不可以忽略。
正月初十有什么风俗:老鼠嫁女
旧时民间俗信。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,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。具体日期因地而异,有些在正月初七,有些在正月二十五,不少区域是正月初十。初10日,很多地方要在屋隅、墙角及水瓮里点灯、焚香、敬纸,对老鼠娶亲志贺。
而在某些地方,晚上却忌点灯,忌说话,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,惹下鼠神,一年为患。孩子子不懂事,总是信以为真,闹着不睡觉,要看个了解。大大家便接过祖辈的故事,对孩子们说:要嘴里含着驴粪蛋蛋,耳朵里塞上羊粪蛋蛋,眼皮上夹着鸡屎片片,在满天星星的时候,趴在磨眼里,才能看到老鼠娶亲的热闹场面,听到鼓乐声。这种事情,孩子们当然不愿干了,也就只好睡觉了。有的区域,习惯用谷面作蒸食,称为十子团。夜晚时,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供老鼠吃。
正月初十有什么风俗:挂花灯
初十这天挂起的花灯叫做添丁灯。添丁灯的叫法,来源于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,添灯含义着添丁。过去,在珠村,村里人家若有男宝宝降生,等到正月初十,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坛上挂上花灯。有心的长辈,还会特意在花灯上写上新丁的名字。如此的做法,在当时可是关乎传代的大事情,村里负责记录族谱的长者会记录下新丁的名字,从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。
正月初十有什么风俗:烤狮子火
在赵县农村,流传着正月初十烤狮子火的民俗。晚饭过后,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燃起一堆柴禾,将家里破旧的没办法用的笤帚、簸箕等统统投入火中焚烧,一些人家还会特意在火中添加一些柏树枝,发出啪啪的响声。
这个时候,全家老少围失火堆,烤了前面烤后面,边火边说:烤烤腰,腰不疼;烤烤腿,腿不疼;烤烤牙,牙不疼;烤烤屁股,屁股不疼;烤了全身,百病不生。有些孩子手拿一根棍子,上面插一个馒头,在火堆上烤几下后就吃掉,据了解吃了如此的馒头不能病。
正月初十有什么风俗:吃莜面
正月初十,在蒙晋区域有老鼠娶亲,要吃莜面的风俗。依据民间传统,这一天也被叫做老鼠娶亲日,吃莜面是为了讨好鼠爷,祈求新年交好运。